临夏武术源远流长,明清时期尤为盛行,古籍中已有记载。明《河州志》风俗篇曰:“人情淳驾、颇循礼仪、尚劲悍、习弓马”。除军事武术外,民间武术亦很活跃。临夏县拳术,首屈一指的当推槐树关的黄家拳。
黄家拳的第一代传承人为黄菩萨。黄菩萨是清光绪年间原铁寨乡关路村(今尹集镇新兴村)人,一生务农。自幼酷爱武术,少壮时专程去河南拜师学艺,学得徒手拳、棍术、春秋刀(又叫关公大刀)锏术、敬德鞭、长枪等。黄菩萨习之最娴熟的要数“行者条子”“八虎条子”“梅花条子”等(皆棍术)。其中,“行者条子”取义为孙悟空棍术般变化多端;“八虎条子"是杨家八将保国交战无敌于天下的精华套路;而敬德鞭则是流传于盛唐时期的武术。黄菩萨还练得一身轻功。民间传闻,黄菩萨习刀时见刀不见人、见人不见刀,有呼风唤雨之势;习棍时人时大时小、棍忽长忽短,柔中带刚,人棍融为一体,有泼水不能侵身之妙;显示出交战之伟势猛势、勇势,且身轻如燕,可飞檐走壁,曾在甘肃凉州一带传艺、竞技,颇有名气。
黄菩萨武术精绝、崇尚武德、武德端正,倍受乡民敬重,遂纷纷羡武求学,尊称“黄家拳”。黄菩萨广收门徒,在槐树关、临夏西乡一带,享有盛名。黄菩萨传子黄三成子、弟子来富存、张壶玲子、王宝柱、马子高等,个个身健体壮,武艺高强,并有见义勇为之精神。其孙黄全有承袭祖技,从小勤学奋研刀枪、鞭棍徒手拳等样样精熟。